我国智能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来源:(天津数港) 时间: 2020-07-07 点击:1418 点赞:0

当前,全球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驱动人类社会迈向智能经济新时代。智能经济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为支撑,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智能产业化和产业智能化为路径的新型经济形态。智能经济在催生新需求、新业态的同时,通过人机交互方式的变革重构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运行及政府治理方式,引领经济社会的创新发展。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旧动能不断接续转换。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力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在形成从微观到宏观各领域的智能化新需求,引导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跃升。智能经济的发展,将迎来诸多机遇,并面临全新挑战。

智能经济已成为各国谋划布局的重点

智能经济具有知识密集爆发的引领性、高新技术集成应用的融合性、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的泛在性、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的变革性,必将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成为全球经济下一轮增长的主引擎。

目前,世界发达经济体纷纷加快布局新经济高端形态,美国的先进制造业领导力战略和《国家人工智能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德国的高科技战略2025、英国的高端价值制造、法国的新工业战略、日本的机器人新战略和《下一代人工智能促进战略》、韩国的IT融合发展战略等都致力于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将智能经济作为培育焦点,抢占国际经济竞争的主动权和制高点。在智能技术发展进入全面渗透、跨界融合、加速创新、引领发展新阶段的关键期,谁能在发展智能经济上占据制高点,谁就能掌握先机、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智能经济已上升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加快发展智能经济,助推实体经济振兴与转型升级,已成为新时代的主旋律。在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我国首次提出了“智能﹢”的重要战略:“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

近年来,我国相继发布“互联网﹢”、大数据、创新驱动、人工智能等多个国家战略,对智能经济相关重点领域展开布局。《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提出要探索大数据与传统产业协同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培育高端智能、新兴繁荣的产业发展新生态,并提出要大力发展工业大数据,打造智能工厂。《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提出培育高端高效的智能经济,包括发展人工智能新兴产业、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智能产业三个层次。

基于此,我们应着眼于国家战略导向,大力提升智能经济核心能力,推动智能经济核心产业集聚和壮大,形成经济发展新引擎。

智能经济加快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当今世界,信息化是鲜明的时代特征。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产业应用不断普及,正成为促进技术变革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推动智能经济时代加速到来。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2019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超过8000亿元,预计2020年将超过万亿元。近年来,数字中国建设成效显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9.04亿,较2018年年底增长7508万。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实体经济虽然进入短期收缩,但中国14亿人口的“衣食”刚需依然存在,在“行政村通光纤和4G比例均超过98%,互联网普及率已达64.5%”的背景下,人们的需求从“实体经济”转向了“智能经济”,智能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在国家出台政策大力支持智能经济发展,相关技术不断突破,平台消费、智能消费等新兴需求快速成长的大背景下,我国智能经济发展迎来了加速期。

我国智能经济发展挑战艰巨、道阻且长

我国发展智能经济在具备较好基础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艰巨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智能经济的统筹推进有待加强。智能经济作为新经济的代表,涉及的产业链条更长、产业融合更深入,需要针对性地谋划统筹资源配置和管理机制,进一步分清政府与市场的界限,避免政府职能的“越位、缺位、错位”。目前,政府、高校、企业等社会各界对智能经济的内涵、产业领域和表现形态等已基本形成共识,但是不同地区的具体发展路径仍在探索中,尚未建立起统一的智能经济协调发展机制。

二是智能经济的技术创新应用亟待突破。一方面,智能经济时代网络的承载量、数据存储量和信息的处理速度都将呈现几何级倍数的增长,对信息通信和智能技术的突破性进展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另一方面,我国很多企业对技术创新应用重视程度不够。智能经济是基于智能技术的经济模式,但智能技术的研发、应用往往投入大、收效慢,导致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对智能领域的研发投入积极性不高,关键技术储备不足,技术创新应用能力不强。

三是智能经济的市场规模仍需提升。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智能经济市场规模大幅增加。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数据统计显示,智能经济占我国GDP比重逐年增加,目前已接近1/3。但相对于美、德、英等发达国家超过50%的GDP比重,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此外,我国虽然培育出一批成长性较好的新经济代表性企业,但在企业规模、品牌知名度、市场竞争力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缺少能引领智能经济发展的大型龙头企业。

四是智能经济的技术创新支撑体系有待完善。当前,我国智能经济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例如,现有的技术创新载体众多,创新资源较为分散。另外,智能经济产业创新主体角色比较模糊,存在功能性的缺陷;产学研合作良性互动的机制没有完全形成;技术市场发展相对落后;资本市场不完善,智能经济企业融资渠道不畅,直接融资门槛过高导致融资结构严重失衡。

五是智能经济的人才体系亟须完善。我国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数量不足,对智能经济领域人才的培养能力较弱,人才储备不足,智能经济研发应用型人才供需缺口较大,严重制约了企业的转型发展。智能经济是融合型经济,涉及产业发展、技术创新、金融商务等方方面面,是多学科、多领域、多种技术的集成应用,需要懂管理、懂技术、懂经营的复合型人才,而这类人才目前极为稀缺。汤森路透公司数据显示,2018年美国人工智能领域高级专业人才超过1.3万人,而中国不足0.5万人,两国仍有较大差距。

六是数字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随着我国智能经济的逐渐发展与壮大,安全威胁、高危漏洞、网络攻击也在日益增多,基础设施面临着严重的威胁,金融、能源行业更是成为重灾区。根据美国通信服务机构Neustar的数据,与2018年第四季度相比,2019年第四季度DDoS攻击增加了168%。每年各种网络犯罪、攻击给全球经济造成的损失高达4000亿美元。

七是全球地缘政治竞争加剧带来了巨大风险。当前,全球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逆流涌动,大国博弈明显升温。首当其冲的经贸领域更是摩擦不断。伴随贸易战的升级,争端已经开始向知识产权、数字经济、国家安全等诸多领域延伸。全球产业链因此变得支离破碎,导致全球科技和创新合作进一步受阻。此外,作为智能经济的关键要素,数据在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竞争方面的相关性日益增强。国家之间广泛存在的数据壁垒、全球数据治理体系的缺乏,都将阻碍数据的共享和开放,构成制约智能经济长远发展的诸多挑战。

本文摘编自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和百度公司联合发布的《新基建,新机遇:中国智能经济发展白皮书》。

来源:人民邮电报

审校:马春明 邓晶龙

编辑:王玢 潘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