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葛世荣:建设世界一流能源科技大学,引领煤炭工业发展
来源:(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时间: 2019-11-06 点击:1774 点赞:0
【中国煤炭】葛世荣:建设世界一流能源科技大学,引领煤炭工业发展

2019 年是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建校110 周年。自1909 年建校以来,学校历经14 次搬迁,15次易名,历久弥新,根本原因在于,她因煤而生、缘煤而兴, 始终与中国煤炭行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从民国时期的实业救国, 到新中国成立后的煤炭报国, 再到改革开放后的科教兴国, 学校始终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 为国家能源矿业与安全领域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作出了突出贡献。

新中国成立前40 年克难前行

近代中国救亡图存。随着洋务运动兴起和煤炭工业的发展, 兴办矿业高等教育、培养科学技术人才成为时代急需。早在1862 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 已将地质采矿学列为学习科目。创办于1895 年的天津中西学堂(北洋大学前身),作为我国近代最早的大学, 就设有采矿专业。1909 年3月1 日,中国矿业大学的前身焦作路矿学堂开门办学, 成为我国在矿区最早开办的与煤炭行业有关的高等学校, 自此, 学校扛起了中国煤炭高等教育的大旗。

焦作路矿学堂创办于积贫积弱的旧中国, 前行之路注定坎坷,40 年间九易其地,饱受经费紧张和战乱颠沛流离之苦, 虽历经千难万险, 但初心不改。特别是焦作工学院时期, 作为我国近代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 学校理念先进、体系健全, 教师队伍中拥有一批国内外知名教授, 学生来自全国17 个省(区),被当时的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称为“海内办理成绩较良的工校之一”,有“东方科罗拉多矿业学院” 之美誉。中国近现代著名民主革命家、教育家蔡元培担任学校名誉校董时为学校亲笔题词:“好学力行”,这是蔡元培先生对焦作工学院历经艰辛仍坚守信念的首肯, 已成为学校穿越历史和未来的精神指向和独特品格。“七七事变”后,焦作工学院董事会董事长孙越崎主持学院内迁, 亲自安排运输, 将全校师生和教学设备、图书、仪器、标本及所需物品全部迁往后方, 与后来内迁的兄弟高校组成国立西北工学院, 完整保存了矿业高等教育的火种, 为我国工矿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他们中的许多人为玉门油矿和四川天府、嘉阳、威远等煤矿所聘用, 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贡献。

40 年来,学校培育了一批工程技术精英,为中国近代煤炭工业发展播下了“星星之火”。据不完全统计, 在采矿、冶金、土木等专业的毕业生就有460 多人。他们中很多人后来都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和工矿企业或教学科研单位的学术带头人和领导干部。如著名的材料科学家、战略科学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师昌绪,著名的材料及冶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傅恒志,著名金属腐蚀防护专家张文奇, 煤炭基本建设及采煤机械化专家吴京, 矿井建设专家沈季良、李栖凤, 选矿专家张仰均, 采矿专家谷铁耕, 通风安全专家杨立生, 露天采矿专家彭世济等。一些曾经在焦作工学院工作过的教授、教师, 如张清涟、马载之、邓曰谟、张景淮、张正平等, 在解放以后也继续活跃在我国的高教、科研战线, 为新中国的煤炭高等教育和煤炭行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30 年发展壮大

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基础薄弱,百废待兴,而当时我国煤炭消费量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90% 以上, 煤炭成为了新中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源”。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决定加速扩大矿业高等教育的规模, 以满足煤炭工业对煤炭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1950 年,燃料工业部接管私立焦作工学院, 并以此为基础创建中国矿业学院, 校址由焦作迁至天津, 成为新中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作为当时新中国唯一一所以“中国”命名的工科大学, 可见矿业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矿业学院对于探索创新高等教育体制具有特殊意义。时任燃料工业部部长陈郁兼任中国矿业学院院长, 吴子牧为副院长。1951 年4 月26 日,中国矿业学院在天津隆重举行开学典礼和成立大会, 标志着焦作工学院历史的结束和新中国第一所矿业学院历史的开端。陈郁部长在学院成立大会上指出,“中国有这样的矿业学院, 确实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矿业学院的成立,反映了中国矿业发展的光明前途”。1952年, 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 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的采矿科系并入中国矿业学院,全国采矿学科的精英荟萃于此, 由此奠定并确立了学校以矿业为主体的办学格局和在中国矿业高等教育中的龙头地位。

着眼于学院长远发展, 1952 年, 中央财经委员会正式批准中国矿业学院在北京建校。仅用1 年的时间, 一个融传统与现代、古朴与壮美的新校园在北京市西北部巍然矗立。1953 年9 月11 日,中央人民政府核准中国矿业学院改称为北京矿业学院。北京矿业学院作为首都一所崭新的大学,按照社会主义新型大学的目标,伴随着国家第1 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和大规模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一路高歌,写就学校发展史上18 年的辉煌,这一时期成为学校发展史上第1 个黄金时期。

学校坚持独立自主办学, 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煤炭高等教育新模式, 成为全国最早开展成人继续教育、研究生教育和留学生教育的少数高校之一。1956 年, 全院教职工已逾千人, 在校学生4000 多人。师生数量相较解放初分别增长了30、50 多倍,培养的采矿类毕业生远远超过旧中国40年所有高校的培养总量, 成为当时北京学院路著名的“八大学院”之一。学校于1960 年被确定为全国64 所重点院校之一。当时的北京矿院成为令人向往的大学, 在学科体系、人才培养、社会主义大学文化建设等方面推陈出新, 引领了学院路上“ 八大学院” 的办学风潮, 为后来众多煤炭高校的创立提供了办学样本。从这里, 一批又一批毕业生起航奔赴祖国煤矿生产建设第一线;在这里, 一项又一项科技成果推动着煤矿工业的技术革命。在国庆10 周年科技成果展览会上, 有200多项成果参展。北京矿院与莫斯科矿院签订了工作交流协议,这是学院第1 次同外国高等院校正式建立校际合作关系。这一时期, 北京矿院的体育名震京师, 被当时的新闻媒体称为“ 以长跑著称的单位”。1958 年,贺龙副总理代表国家体委亲授北京矿院“ 全国体育运动红旗院” 锦旗。文革期间,学校迁至四川三汇坝办学,师生开山造石,依靠双手建设起数万平米的校舍, 树立起矿大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丰碑。

改革开放后40 年全面中兴

改革开放后,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国家建设需要大量煤炭, 给煤炭高等教育带来了春天。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 中国矿业大学南北两地共举一面旗, 共同为煤炭工业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撑和科技服务。1978 年,经国务院批准, 学校恢复中国矿业学院校名, 并再次被确定为全国88 所重点高等学校之一,在江苏徐州重新建校, 同时在北京原址设立研究生部, 恢复研究生教育。1988 年, 学校更名为中国矿业大学,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校名。1997 年,成立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 形成了北京、徐州两个相对独立的办学实体。1998 年,恢复本科教育。1999 年,江泽民同志来校视察学校科研工作并为建校90 周年题词:开拓创新, 严谨治学, 把中国矿业大学建成一流的能源科技大学。2000 年,学校划归教育部管理,成为教育部直属高校。

2003 年1 月, 经中央编制部门批复同意, 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名义办学。2009 年,胡锦涛同志为建校100 周年发来贺信。2019 年正值建校110 周年,学校目前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高校、国家“211 工程”、“985 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全国首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高校,是全国设立研究生院的56 所重点大学之一, 同时也是教育部与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学校形成了以理工为主、矿业与安全为特色、理工文管法经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和多科性大学的基本格局, 在煤炭能源的勘探、开发、利用, 资源、环境和生产相关的矿建、安全、测绘、机械、信息技术、生态恢复、管理工程等领域形成了优势品牌和鲜明特色。

人才培养能力发生历史性转变

学校以20 年的研究生教育为基础,积极构建研究生本科教育体系。本科生招生从1998 年的150 人增至目前的2000 人,面向30 省、市、自治区招生,近年来学校第一志愿率保持在98% 以上。煤炭主体专业占本科招生专业1/3, 招生数超过50%。8 个专业被评为教育部、北京市特色专业,采矿、安全、矿物加工通过专业认证, 是全国第一个申请并通过安全工程专业认证的高校。4 个项目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写出版高水平教材120 余部,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5 部,北京市精品教材5 部,全国煤炭行业优秀教材18 部。获得43 项全国煤炭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其中特等奖6 项),25 项北京市教学成果奖,2 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017 届深造率达55. 77%,在已公布数据的全国“ 双一流” 建设高校中排名第24 位,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排名第5 位, 国内升学率在全国排名第6 位。实施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和创新训练项目, 所有教师都参与指导学生的研究活动。创新训练项目和毕业设计(论文) 来源工程实践和科研比例保持在60% 以上。据不完全统计,2004 届以来的毕业生依托毕设(论文) 发表论文近800 篇,其中核心期刊近一半;授权专利25 项, 其中发明专利9 项。据统计, 在2015-2018 届毕业生中, 每6 名本科生发表1 篇学术论文,每4 名本科生中有1 人获得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奖,60% 的本科生获得创新学分优秀证书。据有关统计,新生入学质量全国排名第98 位,毕业生就业质量全国排名第22 位,充分说明本科教学质量优良。

研究生教育方面,招生人数从1978 年的29 名增至2018 年的2386 名;1982 年,学校招收了煤炭系统第1 名博士研究生。2004 年, 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成立研究生院。2008 年,学校提出构建开放式研究生培养体系, 特别是在服务以煤炭工业为主的能源领域方面, 充分融入煤炭企业高端人才培养需求, 契合企业需求设置方案与课程, 充分发挥学校矿业与安全行业特色, 大力招收煤炭能源领域考生,与开滦集团、兖矿集团、潞安集团、同煤集团、国家能源集团等大型能源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及研究生实践实习基地, 形成校企联合的开放式研究生培养体系, 成为煤炭行业重要的高端人才来源。院士校友22 名,1978 年后求学的煤炭行业院士中,71% 出自这片热土;全国80% 以上的大型煤炭企业的领军人物出自矿大。先后有8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5 篇论文荣获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 篇论文获得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优秀博士论文,1 篇论文获得全国化学工程领域优秀论文。大批毕业生直接或间接地为煤炭工业发展服务, 为当今煤炭生产技术革新升级, 向综采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 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 发挥了煤炭行业研究生教育排头兵的作用。

科技创新能力发生历史性转变

在改革开放之前, 受文革冲击, 煤炭行业科研力量受到严重破坏, 研发团队薄弱, 创新能力不足。改革开放以来, 煤炭高校紧紧围绕国家能源经济建设, 积极构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40 年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已成为行业参与国家、地区、行业重大科技攻关的主力军, 承担一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 计划、“863” 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科技项目, 先后完成与煤炭科学技术相关的重要课题1500 余项,科技创新能力取得重大突破,共获得国家级科技奖项30 余项,省部级科技奖项600 余项。矿压砌体梁、岩石分形模型、冲击地压预测、绿色开采等新理论, 水煤浆制备、煤炭地下气化、放顶煤开采、煤与瓦斯共采、智能化开采、矿山机器人、煤矿安全生产监控与通信、矿区生态修复等新技术, 均主要发源于煤炭高校持之以恒的研究。

学科体系发生历史性转变

学校先后成为国家“211 工程”、“985 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05 年,学校获准建设“ 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 国家重点实验室, 实现了中国矿业大学乃至整个煤炭行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同年, 学校联合组建的“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又实现了学校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零的突破。2008年, 获准建设“ 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 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校现有32 个本科招生专业,有1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4 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2 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 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 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 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1 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4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教育部2017 年第4 轮学科评估中, 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进入A+ 类, 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进入A- 类。工程学、地球科学、材料科学、化学4 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2个学科入围“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人才队伍发生历史性转变

40 年来,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围绕教师的引进、培养、使用、评价等师资队伍建设的“四梁八柱”,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人才与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现已建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现有全职教职工1014 人,其中专职教师652 人,教授172 人,副教授226 人;博士生导师192 名, 硕士生导师250 名, 80% 拥有博士学位。教师队伍结构合理, 59% 具有高级职称;67% 为45 周岁以下中青年教师;80% 具有博士学位,99% 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55% 最终学历为外校, 86% 为“985”“211” 高校毕业, 5% 为境外高校毕业;29% 有1 年以上海外经历。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教师队伍整体质量高,高层次人才不断聚集, 优秀青年人才不断涌现。现有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4 个;中国科学院院士1 名、中国工程院院士5 名,双聘院士9 名,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2 名,阿根廷国家工程院院士1 名,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3 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8 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8 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 人,国家973 项目首席科学家5 人,“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6 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6 人;1 人获首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 入选“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国家级人选13 人,入选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4 人, 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8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4 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1 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在职)29 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 人, 全国杰出科技人才1 人;全国优秀教师2 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4 人,北京市优秀教师6 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7 人, 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1 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 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7 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8 人,获孙越崎能源大奖8 人,孙越崎青年科技奖25 人, 孙越崎博士后奖4 人, 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33 人,北京高校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1 人,多人荣获国际人才及协会、基金资助奖项。

新时代未来30 年在民族复兴大业中继续奋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新时代未来30 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时期。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将会发生深刻的能源革命。能源革命必然伴随煤炭的自身革命, 但绝不是“ 革煤炭的命”。一方面, 我国经济高度依赖煤炭, 煤炭供应的稳定与安全直接关乎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的稳定与安全,这一特征短时间内很难发生根本改变。煤炭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战略地位不可动摇,“ 弃煤化” 行不通。正如国家能源决策部门一再强调,“ 我国正在压缩煤炭比例,但国情还是以煤为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甚至从长远来讲, 还是以煤为主的格局, 只不过比例会下降。我们对煤的注意力不要分散。”预计到2030 年,我国煤炭消费量仍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50% 左右,2050年约占40%。另一方面,高强度、低水平的煤炭生产和消费模式已经终结, 煤炭行业已经走向结构调整、精细化发展的新时期。生产的绿色化、智能化, 利用的清洁化、低碳化, 成为煤炭行业的发展方向。未来30 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将以“ 双一流” 建设为契机, 力争在“ 汇聚一流学者、培养一流学生、产出一流成果、打造一流学科” 方面取得更大成就,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力量。

建设以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为核心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加强高水平创新人才的引进, 加强以青年教师为核心的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 高度重视以领军人物为核心的高水平学术团队的培育。为此,必须深化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 在师资队伍建设体制机制的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一要建立动态灵活的教师聘任制度(包括人才引进、职称聘任、岗位聘任等);二要建立“ 分类分层定责、分类分层管理” 的教师分类发展制度;三要建立“ 突出代表性成果、实际贡献” 的分类分层考核评价体系;四要加大以绩效工资为核心的分配制度改革力度, 薪酬重点向高层次创新人才倾斜, 建立“ 不劳不得、多劳多得、优劳优得” 的分配体系。

积极构建能源工业精英教育教学体系

本科教育要全面落实本科生全程导师制, 加强通识教育, 注重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深化学科设置、培养方案、教育教学方法、知识体系等方面的改革, 建立科研和本科教学全面融合、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全面实施、创新创业全面参与、课程思政全面渗透的本科教育;围绕煤炭及其能源矿业的绿色安全智能发展开展新工科建设;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依托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开展“ 本— 硕— 博” 贯通式培养模式。研究生教育要解放思想, 延请校外高水平师资指导研究生, 重塑研究生培养体系, 科学分类专业型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与国外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高水平、深层次、多样化的合作与交流, 创造国外高水平大学联合培养条件, 全面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

围绕矿业和安全领域的重大核心科学问题产出一流成果

以能源发展战略思想为引领, 以努力建设集约、安全、高效、绿色的现代煤炭工业体系为导向,做好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研究院组建工作,打造科研平台, 汇集高水平师资, 产出高水平团队和科研成果, 建立学科发展新的增长点, 支撑学校快速发展。加紧研究“ 互联网+” 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无人化开采技术、煤矿深井建设与提升、煤矿典型动力灾害风险判识及预警、煤矿重特大事故应急处置与救援、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探测等技术, 积极贡献智能矿山、绿色矿山的综合创新理论和技术,推动煤炭行业向清洁化、智能化、无人化开采方向发展。

打造世界一流学科

秉承矿业和安全特色, 瞄准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目标, 实施学科优先战略, 构建“传承发扬、特色创新”的学科发展模式,依托成果积淀厚实、学术优势明显的“ 矿业工程” 和“ 安全科学与工程” 2 个一级学科, 构建跨学科、跨院系,具有创新性、交叉性、开放性的2 个学科群体系—— “ 矿业科学与工程学科群” 和“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群”。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矿业工程和安全科学与工程跻身世界一流学科前列,更多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 使学校早日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来 源/《中国煤炭》 2019年 第9期

本期编辑/张鸣原 刘 丹

责任编辑/刘澍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