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超大城市智慧“体检”系统即将上线
来源:(中国经济网) 时间: 2021-05-12 点击:1403 点赞:0

来源:文汇报

“24小时×365天”全天候“诊脉”城市生命体——

全国首个超大城市智慧“体检”系统即将上线

■记者 刘力源

上海即将拥有一套“24小时×365天”全天候续航的超大城市智慧“体检”系统。昨天,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主任徐惠丽参加2021“民生访谈”时透露,全国首个城市运行数字体征系统即将正式发布。未来,城市的“呼吸”“脉搏”“体温”都可以借助这个系统实现全天候监测,做到问题提前发现、主动处置。

“数字体征系统推出以后,我们特别希望让数据守‘沪’,让城市更有温度。”徐惠丽希望通过实时鲜活的数据感知、对城市痛点和难点的分析以及来自广大市民带着“温度”的建议,让城市管理更加符合市民的生活需求。

每天产生3400万条实时数据,对城市进行全面感知和智能预判

什么是城市生命体征?徐惠丽形象地作出解释:“生态环境、车流、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能源流,以及市民生活、政务服务等等,这些就像是城市的呼吸、脉搏和体温。”即将上线的上海城市运行数字体征系统,借助物联设备前端感知和云计算、大数据等,首次使用可视化大屏将“城市数字体征”概念具象化,对城市生命体进行全时智慧“体检”。

据介绍,该系统涵盖218类、1100万余个物联终端,每天会产生3400万条实时数据。这些数据实时汇入数据库,在大屏上进行数字呈现和精准映射,对超大城市进行态势全面感知和趋势智能预判。为研究城市数字化运行规律和特质,市城运中心去年还成立了课题组,对20个委办部门和40个系统开展深入调研。作为结果,上海城市运行数字体征系统将覆盖32个类别、1000多项城市运行管理体征,有效解决城市管理中“看不清楚、管不过来、处理不了”的情况。

通过自我预警、关联预警和模型预警三种机制,上海城市运行数字体征系统可实现尽早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并加速城市管理手段和模式创新,改变以往城市管理中数据多源存放、碎片化等问题。

徐惠丽介绍,这套“体检”系统还具有多维、多元、多态的特点。通过多维的数据来呈现城市,通过多元主体的参与丰富发现机制,而多态则是从“战”“平”“特”三个状态入手对城市进行管理。例如,花博会、进博会、节假日重点保障就运用了多态方法、多维数据进行管理。

“一网统管”归集超390亿条数据,市民在“无感”中感受城市温度

4月30日晚,受突发大风影响,申崇线五洲大道站返回崇明乘客大量滞留。市城运中心、市交通委、市公安局和浦东新区政府迅速开展联动处置,调集100辆大巴应急运输、维持秩序、疏通交通。从接报到滞留乘客全部登车离开,用时仅1小时50分。

如此高效的处置速度,依托的是上海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徐惠丽介绍,目前,气象、交通、公安、网信、住建、应急等50多个部门已升级或建设了185个系统、近千个应用,接入全市“一网统管”城运平台,形成了耳聪目明、反应迅速的“城市大脑”。目前上海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三级平台、五级应用”架构基本形成,整合信息系统1182个,归集公共数据超过390亿条。

为了给“一网统管”提供支撑,上海还打造了“三大基座”:建设新基建基座,打通政务外网、拓展边缘计算、开通政务微信、建设城运云,形成强力技术支撑;建设数据大基座,汇聚海量数据,形成有效资源支撑;建设系统大基座,“一网统管”气象先知等十大系统,不仅可以共享数据,还可以根据需求计算出结果并推送给部门处置,“一家能力大家用”。

围绕城市生命体实时动态管理需求,相关部门和区大力推动感知端建设和共享。目前,约千万个传感器初步构成了“城市神经元系统”。在此前的寒潮应对中,上海的“城市神经元系统”就发挥了威力:供水管网中的3万多个传感器,对将近9000个小区进行水量监控,并实时传输数据。相关部门通过数据告警,第一时间派抢修队伍到场。整个寒潮应对过程中,相比以往,全市的水管和水表受损情况明显减少,报修量不到2万件,市民报修、修复之间的等待时间更是大幅缩短。

“市民看不到特别生硬的管理措施,也看不到特别多的技术装备和硬件在为大家服务。在这种‘无感’状态下,市民觉得城市是安全、有序、洁净、温暖的。”徐惠丽说。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中国经济网,所发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