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防沙治沙既是生存问题,也是发展的课题。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库布其人从惧怕到抗争,从防沙治沙到利用沙漠发展绿色经济,探索出一条绿富同兴的发展之路。请听系列报道《库布其的呼唤》第三篇《绿水青山如何变成金山银山》。2018-8-8 新闻和报纸摘要全文>>>
王文彪:那个时候应该是几十年治沙最大的一次考验,徘徊不定的就是生态账和经济账怎么把握。
2010年,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面临事业关口:治理沙漠近二十年看不到效益,董事会上反对声四起。很多人认为,应转向金融、互联网等回报率高的产业,不能再投资治沙。
王文彪:如果说你就把握生态账,作为一个企业怎么干下去?如果就把握经济账,在沙漠里也马上淘不到多少金子。
进退维谷之时,政策红利释放。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随后,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措施陆续发布,为绿色发展保驾护航。这对王文彪而言,无疑是颗定心丸。
此后,亿利开始加大生态治理科研投入,加速光伏、生物制药等生态产业发展。2015年,王文彪惊喜地发现生态产业有了盈利。
杭锦旗的生态光伏治沙基地每年发电5亿度(摄于7月23日)。(央广网记者 张凯航 摄)
王文彪:现在库布其每年有一百来亿的收入,百分之十左右的利润。有很多新的绿色产业支撑我们的沙漠治理。
库布其沙漠腹地。亿利集团库布其生态光伏电站。万亩太阳能板绵延伸展。亿利集团库布其生态光伏电站站长田俊廷介绍,光伏电站两年前建成,可以治沙2万亩。
田俊廷:我们这个收益主要体现在光伏发电上面,每年实现净利润1.7亿元。板下经济这全部给了农牧民了……
光伏板下,甘草、苜蓿等沙生植物绿意盎然,上百只白鹅、灰鸭悠闲进食。“板上发电、板间种植、板下养殖”——这一沙漠生态循环产业链让贫困户受益。
耐寒耐旱甘草被称为“沙漠之花”(摄于7月24日)。(央广网记者 张凯航 摄)
不仅如此,依托美好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人文文化,响沙湾、恩格贝、七星湖等生态旅游景区正在成为经济新增长点。
儿童游客:沙漠太迷人了,夜晚的星星特别亮。我骑了骆驼、还玩了滑沙、沙漠冲浪……
库布其沙漠东缘。响沙湾景区。“这里的沙子会唱歌”,吸引游人纷至沓来。
不断向高端、纵深发展的旅游业,已经将库布其沙漠转变为一座饱含“美丽经济”的富矿。图为响沙湾旅游区(摄于7月20日)。(央广网记者 张凯航 摄)
从二十多年前入不敷出的响沙湾接待站到如今的国家5A级景区,从走马观花的观光旅游到深度体味草原文化的休闲度假,响沙湾在发展上做足文章。
响沙湾旅游集团党委书记李明克:把很多的沙漠原生态的东西要留下来,游客们感到回归自然的魅力所在。
在政府主导下,亿利、东达等企业的带动下,库布其形成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生态产业综合体系。目前鄂尔多斯市林沙产业年总产值达到45亿元,近10年库布其生态旅游景区收入24.6亿元。
鄂尔多斯市杭锦旗旗委书记金广军:我们正以创新理念看待沙漠,把沙漠的负资产当成绿色资产,发展绿色经济,增加绿色财富。
“治理效果经得起看,经济账经得起算”。党的十八大以来,库布其人从单纯的生态建设,向生态建设、生态经济发展并举转型。风沙如何变成风景,黄沙如何变成黄金?库布其在呼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这为新时代的库布其人指明方向。绿富同兴,将在茫茫沙海里书写更美丽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