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 | “边开采、边治理”!到2020年山东生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率达60%
来源:(山东发布) 时间: 2018-07-18 点击:3490 点赞:3
近日,省国土资源厅印发了《山东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2018-2025年)》,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今天上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介绍山东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2018-2025年)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据省国土资源厅二级巡视员李克强介绍,本《规划》包括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目标任务,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重点工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方式,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等六部分内容。
山东矿山地质环境现状
山东是矿产资源大省,资源储量丰富,开采历史悠久,开发强度较大。截至2017年,全省已发现矿产148种,查明资源储量的有85种,开发利用矿产60余种,主要开采矿种为石油、煤、金、铁、石灰岩、花岗岩等。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能源需求的同时,也引发了较多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了人民生产生活。主要表现在:一是露天开采形成了众多破损山体和露天采坑,据统计,全省共有破损山体4706处、露天采坑3109处,占损土地资源总计4.28万公顷,造成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带来严重视觉污染;二是地下开采造成采空塌陷、地裂缝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其中采煤塌陷184处,造成土地资源破坏7.24万公顷,存有历史遗留的非煤矿山采空区155处,废弃矿井1302处;三是废弃工业广场、固体废弃物(不含尾矿库)堆放占压了大量土地资源,全省共有废弃工业广场1264处,占压土地面积0.84万公顷,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截止目前,全省共有各类生产矿山1681座(包括62座在建矿山),历史遗留矿山(包括废弃、政策性关闭及闭坑矿山)7991座。
《规划》的目标近期目标(2018-2020年)
——生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率达到60%。煤炭企业治理已稳沉采煤塌陷地达到80%,新增稳沉塌陷地达到同步治理。
——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率达到60%。“三区两线”可视范围内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率达到80%,治理历史遗留采煤塌陷地达到80%。
——积极开展绿色矿山建设,全省绿色矿山格局基本形成。
——开展典型矿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试点,探索建立省、市、县、矿山企业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体系。
中远期目标(2021-2025年)
到2025年,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的责任全面落实,新建和生产矿山地质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及时治理,历史遗留问题综合治理取得显著成效,“三区两线”可视范围内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任务基本完成。基本建成制度完善、责任明确、措施得当、管理到位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体系。
《规划》的任务
共规划绿色矿山建设、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矿山地质环境全程监督管理、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监测、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体系、技术方法与标准体系研究等6项重点任务。其中,到2020年,历史遗留非煤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主要有四方面内容:一是“三区两线”可视范围内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率达到80%,治理面积0.45万公顷;二是力争2013年以来关停露天开采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率达到50%,治理面积0.33万公顷;三是基本完成“山东省矿山复绿行动方案”规划目标,治理面积0.75万公顷(含采煤塌陷地0.44万公顷);四是完成历史遗留重点非煤矿山采空区和废弃矿井预防、治理、监测工程。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分区
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方面,要求从源头上做好矿产资源在开发过程中的地质环境保护,减少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增量”。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面,根据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发育现状和影响范围,将全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区分为重点治理区和一般治理区。其中,重点治理区66处,一般治理区41处。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重点工程
重点工程共规划了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工程、监测工程、治理工程、科技创新与信息化建设等四项工程,到2020年,重点完成“三区两线”可视范围内历史遗留矿山577处治理工程、“矿山复绿行动”146处治理工程、2013年以来关停露天矿山518处治理等工程。
(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